今天是 ,欢迎访问沈阳铁路运输检察院
无障碍服务
当前位置:首页-检察文化
检察文化
做一名始终在“赶考”的检察“后浪”
时间:2020-08-2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做一名始终在“赶考”的检察“后浪”

沈阳铁路运输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 付竹

五四青年节前夕,哔哩哔哩弹幕网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《后浪》在央视一套播出,并登陆《新闻联播》黄金时段。当老戏骨何冰老师站在一束光下那么严肃认真、铿锵有力地点赞当今年轻人的样子,为青年风采发声时,身为“后浪”的我感到了内心澎湃,激动不已。当前,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态势仍在持续,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,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,疫情防控这场大考还没有结束。疫情和疫情中的人祸让现实的不美好以血淋淋的方式呈现出来。疫情的全球化,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“病毒没有国界,环球同此凉热”。透过这次抗疫,身为“后浪”的90后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踏实的作风,他们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,成为托起人们生命和希望的中流砥柱。

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1949年3月23日,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,毛泽东同志说: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。”7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,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这场考试还在继续。我一直坚信,我们这代人完全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,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,更加多元的思想,更加开放的心态,更为活跃的思路,没有理由不把我们的家园保卫建设得更好。这次抗疫大考是一个例证,也是灾难带给我最大的信心。在建党99周年之际,身为 “后浪”的90后铁检人的我更应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“赶考”时期立足岗位当先锋,推动振兴做贡献,向党和人民交出更优异的疫情防控检察答卷。

一、在“赶考”中增强本领

“心里有火,眼里有光”,作为肩负党和国家建设重任,承担为民服务之责的新时代检察官助理,更要勇于做扛起新时代奋进“大旗”的“后浪”,为推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再添助力、共铸辉煌。之前院里每人发了一本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,我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,收获良多。当前,铁检系统已经开始行捕诉一体办案机制,整合资源,批捕和公诉业务由一个办案组负责到底,这对承办人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,要学的东西也激增。但我想到书中写到习总书记当年的选择,就下定决心:年轻人,应该着眼长远,主动迎接挑战,利用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、磨练自己。我也当在刑检部门,多学多问多钻研,始终尽心尽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,练出配得上这身制服的“好手艺”。

“学”字为先,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。“崇功惟志,业广惟勤”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,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”,“广大青年抓学习,既要惜时如金、孜孜不倦,下一番心无旁骛、静谧自怡的功夫,又要突出主干、择其精要,努力做到又博又专、愈博愈专。”由此才能为国家建设、为民谋福祉筑就成事“基石”。《后浪》视频中也谈到,“所有的知识、见识、智慧和艺术,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”,身为“后浪”的检察官助理,也要从中撷取适宜个人学习、岗位发展的“锦囊”,成就自身的“知识宝库”,以只争朝夕的劲头狠抓学习,方能为立言立行夯实“干货”储备,为更好地尽职履责注入源源不竭的思想动力。

二、在“赶考中”践行初心使命

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从来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、中间铺上红地毯的道路。过去如此,今天如此,今后恐怕也是如此。机缘、时运、窍门从来不属于这个事业。只有依靠不屈不挠的坚韧、义无反顾的顽强、前赴后继的牺牲。过去的革命如是,今天依然如是,唯有披荆斩棘,特立独行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,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站了出来,或有白衣天使奔赴前线,救死扶伤,带去康复希望;或有建筑工人义无反顾,昼夜不息,筑成生命方舱;或有群众干部坚守社区,事必躬亲,保证后方平安,更有许多像我一样的检察官助理,分散各处,到有需要的地方去,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,为中华民族复兴默默工作与坚韧奋斗。“创造新陆地的,不是那滚滚的波浪,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。”人人都不过是尘雾之微,寸土之末,但聚拢一处,总可补益山海,以垒昆仑;人人都不过是萤烛之光,涓滴之流,但汇同一方,总可增辉日月,共成汪洋。大家一同挽起手来,又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倒中国人呢?

群众事情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检察工作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务求实效。“牡丹花好空入目,枣花虽小结实成”,社会主义不是喊出来的,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,唯有以脚踏实地的步伐,于实干笃行处、于点滴积累中下一番功失,才能在岗位上谋实功、见实效。正如《后浪》视频中也谈到,“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,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,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,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,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”,时代需要这样扎实实的实干精神,群众也需要看到“获得感”的为民服务成效,法律也需要这样平易近人的释法说理。办案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对法律不甚理解的当事人,难免有情绪会发泄到办案人员身上,但我始终认为,只要秉持正义,就无所畏惧。只有把理想信念化作身体力行,才能用司法温情化解群众心结,才能坚持在司法办案中传递司法公正的理念,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法治温度,让他们更加信任法治,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,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。身为“赶考”中的检察“后浪”也应以“干一行爱一行”的务实劲头,发场“钉钉子精神”,将取得实效作为岗位政绩的衡量标准,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下功夫、做文章、求实效,进而赢得群众的支持认可与信赖。

时间如同一条大江大河,我们都是其中的一朵浪花,朝着前方,不断奔涌。对于每一朵浪花来说,都会经历“后浪”的快意,也终将面对成为“前浪”后所要面对和承担的一切。时光荏苒,我已来到沈阳院近六年,从来时的“小付”到现在的“付姐”,增长的不仅是年龄,还有工作的本领;变沉的不仅是体重,还有肩上的担子;刻深的不仅是皱纹,还有投身检察事业的决心。无论是身处后浪,还是已成前浪,我们都要心中有爱、眼中有光,善良、勇敢、无私,牢记初心使命,保持“赶考”的状态,珍惜与重视一次次党和人民的“考试”,立足新时代,开启新征程,做对党忠诚,工作执着,勇于奉献,敢于担当,不懈奋斗,刻苦学习,接受磨砺,不断积淀的新时代检察“后浪”,使自己成为一朵时代的浪花,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,不忘初心使命,为铁检发展贡献不竭力量。


您的位置:首页>检察文化

做一名始终在“赶考”的检察“后浪”

  2024-11-12

做一名始终在“赶考”的检察“后浪”

沈阳铁路运输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 付竹

五四青年节前夕,哔哩哔哩弹幕网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《后浪》在央视一套播出,并登陆《新闻联播》黄金时段。当老戏骨何冰老师站在一束光下那么严肃认真、铿锵有力地点赞当今年轻人的样子,为青年风采发声时,身为“后浪”的我感到了内心澎湃,激动不已。当前,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,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态势仍在持续,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,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,疫情防控这场大考还没有结束。疫情和疫情中的人祸让现实的不美好以血淋淋的方式呈现出来。疫情的全球化,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“病毒没有国界,环球同此凉热”。透过这次抗疫,身为“后浪”的90后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踏实的作风,他们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,成为托起人们生命和希望的中流砥柱。

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1949年3月23日,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,毛泽东同志说: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。”7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,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这场考试还在继续。我一直坚信,我们这代人完全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,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,更加多元的思想,更加开放的心态,更为活跃的思路,没有理由不把我们的家园保卫建设得更好。这次抗疫大考是一个例证,也是灾难带给我最大的信心。在建党99周年之际,身为 “后浪”的90后铁检人的我更应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“赶考”时期立足岗位当先锋,推动振兴做贡献,向党和人民交出更优异的疫情防控检察答卷。

一、在“赶考”中增强本领

“心里有火,眼里有光”,作为肩负党和国家建设重任,承担为民服务之责的新时代检察官助理,更要勇于做扛起新时代奋进“大旗”的“后浪”,为推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再添助力、共铸辉煌。之前院里每人发了一本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,我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,收获良多。当前,铁检系统已经开始行捕诉一体办案机制,整合资源,批捕和公诉业务由一个办案组负责到底,这对承办人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,要学的东西也激增。但我想到书中写到习总书记当年的选择,就下定决心:年轻人,应该着眼长远,主动迎接挑战,利用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、磨练自己。我也当在刑检部门,多学多问多钻研,始终尽心尽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,练出配得上这身制服的“好手艺”。

“学”字为先,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。“崇功惟志,业广惟勤”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,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”,“广大青年抓学习,既要惜时如金、孜孜不倦,下一番心无旁骛、静谧自怡的功夫,又要突出主干、择其精要,努力做到又博又专、愈博愈专。”由此才能为国家建设、为民谋福祉筑就成事“基石”。《后浪》视频中也谈到,“所有的知识、见识、智慧和艺术,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”,身为“后浪”的检察官助理,也要从中撷取适宜个人学习、岗位发展的“锦囊”,成就自身的“知识宝库”,以只争朝夕的劲头狠抓学习,方能为立言立行夯实“干货”储备,为更好地尽职履责注入源源不竭的思想动力。

二、在“赶考中”践行初心使命

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从来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、中间铺上红地毯的道路。过去如此,今天如此,今后恐怕也是如此。机缘、时运、窍门从来不属于这个事业。只有依靠不屈不挠的坚韧、义无反顾的顽强、前赴后继的牺牲。过去的革命如是,今天依然如是,唯有披荆斩棘,特立独行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,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站了出来,或有白衣天使奔赴前线,救死扶伤,带去康复希望;或有建筑工人义无反顾,昼夜不息,筑成生命方舱;或有群众干部坚守社区,事必躬亲,保证后方平安,更有许多像我一样的检察官助理,分散各处,到有需要的地方去,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,为中华民族复兴默默工作与坚韧奋斗。“创造新陆地的,不是那滚滚的波浪,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。”人人都不过是尘雾之微,寸土之末,但聚拢一处,总可补益山海,以垒昆仑;人人都不过是萤烛之光,涓滴之流,但汇同一方,总可增辉日月,共成汪洋。大家一同挽起手来,又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倒中国人呢?

群众事情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检察工作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务求实效。“牡丹花好空入目,枣花虽小结实成”,社会主义不是喊出来的,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,唯有以脚踏实地的步伐,于实干笃行处、于点滴积累中下一番功失,才能在岗位上谋实功、见实效。正如《后浪》视频中也谈到,“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,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,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,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,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”,时代需要这样扎实实的实干精神,群众也需要看到“获得感”的为民服务成效,法律也需要这样平易近人的释法说理。办案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对法律不甚理解的当事人,难免有情绪会发泄到办案人员身上,但我始终认为,只要秉持正义,就无所畏惧。只有把理想信念化作身体力行,才能用司法温情化解群众心结,才能坚持在司法办案中传递司法公正的理念,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法治温度,让他们更加信任法治,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,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。身为“赶考”中的检察“后浪”也应以“干一行爱一行”的务实劲头,发场“钉钉子精神”,将取得实效作为岗位政绩的衡量标准,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下功夫、做文章、求实效,进而赢得群众的支持认可与信赖。

时间如同一条大江大河,我们都是其中的一朵浪花,朝着前方,不断奔涌。对于每一朵浪花来说,都会经历“后浪”的快意,也终将面对成为“前浪”后所要面对和承担的一切。时光荏苒,我已来到沈阳院近六年,从来时的“小付”到现在的“付姐”,增长的不仅是年龄,还有工作的本领;变沉的不仅是体重,还有肩上的担子;刻深的不仅是皱纹,还有投身检察事业的决心。无论是身处后浪,还是已成前浪,我们都要心中有爱、眼中有光,善良、勇敢、无私,牢记初心使命,保持“赶考”的状态,珍惜与重视一次次党和人民的“考试”,立足新时代,开启新征程,做对党忠诚,工作执着,勇于奉献,敢于担当,不懈奋斗,刻苦学习,接受磨砺,不断积淀的新时代检察“后浪”,使自己成为一朵时代的浪花,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,不忘初心使命,为铁检发展贡献不竭力量。